close

  成都商報記房屋貸款者 王楠
  攝影記者 劉暢
  昨日,市政msata協十四屆二次會議舉行“加快科技創新驅動 奮力打造西部經濟核心增長極”專題協商會,來自各個領域的委員、專家學者帶著自己對這座城市的建議暢所欲言。與會的97位委員、專家,以最輕鬆的狀態參加,“輕鬆愉快”“熱烈積極”“謙虛謹慎”“思想碰撞”成了與會專家最深的感受。
  發揮大學科技人才優勢,促進科技與地方經濟緊密結合;規劃建設“天府生命科技城”,形成生物醫葯行業的國際製冰機維修吸引力;著力構建多層次、多維度的大學科技園體系,使其成為產業創新驅動發展平臺……每一個發言都是精心研究的結果,每一個建議都是城市智慧的閃現,每一次掌聲都是對城市發展的鼓舞。
  “把高校尤其是成都的部屬高校真正納入成都市科技創新體系中來,建立化療飲食注意產學研結合的長效機制。”
  “建設‘天府生命科技城’,以形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研發創新能力和強大的專業吸引力,實現技術成果快製冰機維修速轉化和產業化。”
  “在落地的世界500強企業中建立‘科技合作俱樂部’,分享世界上最新的科研成果。”
  “打造成都環高校經濟圈,推動以高校科學家自主創業為主的高校科技成果轉化。”
  建言1
  校企合作有成果後
  政府再發經費補助
  昨日的專題協商會上,市政協委員、四川大學常務副校長、教授李光憲的發言贏得的掌聲最多。他的發言題目是《發揮綜合性大學科技人才優勢 促進科技與地方經濟緊密結合》。“接到這個課題後,前後做了3個月,6易其稿。”為了能夠提出有操作性、建設性的意見,李光憲和他的團隊費了不少心,“第6次最終定稿後,剛剛發言前又改進過一次,希望能夠提出操作性強的建議。”
  李光憲在四川大學主要負責科研項目,在這一領域已經工作了數十年,對成都科技創新的工作有著很深的瞭解,“成都多所部屬高校的研發能力很強,但與地方經濟的融合度不高,轉化度也較低。”
  為此,李光憲建言,要改變研發題目由科學家提出的傳統模式,轉而面嚮應用的需求,由企業提出研究項目,讓大學在研發中,從習慣“跑政府”到積極“跑企業”,以改變高校研發與企業及市場需求體制性脫節的問題。同時,把高校尤其是成都的部屬高校真正納入成都市科技創新體系中來,建立產學研結合的長效機制,“可以搞後補助這一辦法,在高校科研與地方企業合作並有一定成果後,政府給予一定的經費支持。”
  建言2
  做好頂層設計
  建設“天府生命科技城”
  成都天府生命科技園管理服務中心主任孔憲凱在昨日的專題協商會上第3個發言,發言的題目是《成都生物醫葯行業科學高端務實快速發展的思考及建議》,他已在多個場合就成都生物醫葯行業發展提出建議,“我對成都的生物醫葯行業充滿信心,成都具有確立全球生物醫葯產業核心競爭力地位的高端切入點。”
  在孔憲凱看來,成都具有生物醫葯產業發展的良好基礎和特殊優勢,擁有在這一產業的核心資源和比較競爭優勢,“但成都在生物醫葯行業也存在瓶頸,缺少國際龍頭企業,集中集群效應難以發揮。”
  在他詳細闡述了成都生物醫葯行業存在的不足後,他緊接著提出了自己的建議。他分析說,成都在生物製藥這一塊有著國際性的比較優勢,可作為未來產業發展的重點領域;同時要做好頂層設計,將產業規劃、城市規劃、土地規劃、政策體系規劃和園區品牌規劃等進行統籌考慮,建設“天府生命科技城”,以形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研發創新能力和強大的專業吸引力,實現技術成果快速轉化和產業化,高端人才、項目和國內外大企業、大品種快速集聚。
  建言3
  打造環高校經濟圈
  挖掘大學科技園潛力
  在昨日的專題協商會上,如何發揮成都高校雲集的科研優勢是最熱門的話題,多位與會發言專家就此建言。
  市政協委員、電子科技大學電子工程學院教授鐘洪聲首先就此發言。他建議,成都科技應加大國際交流與合作,“在全球範圍內招聘高級科技管理專家作為我市科技開發與合作顧問,在落地的世界500強企業中建立‘科技合作俱樂部’,分享世界上最新的科研成果。”
  電子科技大學能源科學與工程學院副院長、教授吳孟強也就這一話題提出了自己的建議,他談到,成都應著力構建多層次、多維度的大學科技園體系,打造全域創新的產業創新驅動發展平臺;並通過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投融資機構及創新制度建設,來保障大學科技園的高效運行。
  市政協委員,四川大學物理學院副院長、教授朱建華更是明確提出,可打造成都環高校經濟圈,推動以高校科學家自主創業為主的高校科技成果轉化,從而推動產學研融合,以挖掘大學科技園的加速服務潛力。  (原標題:推動“創新驅動”在蓉高校要做成都“智力引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qsiylliy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